优秀校友——李汉超
诗是至精至诚至真至纯的艺术,一首好诗所给予人的不仅是对世界与生活的认知,甚或对生命的间接体验,同时带给人以美的熏陶、愉悦和享受。李汉超是个远近闻名的诗人,笔名寒草。草是质朴的,谦逊的,坚韧的,它不怕火焰和冰霜,即使在荒漠,在石缝,它的根依然一个劲地往下扎。它活在精神的阳光里,舒展的叶片摇曳着晶莹的诗情和画意。
李汉超身高一米七五,宽额头,大眼睛,微黑的脸棱角分明,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浑身透露出一股既老成持重又纯真热情、既洒脱豪爽又儒雅倜傥的气质。1963年六月初八,他出生在东马坊后门湾。他是农民的儿子,牛铃和民谣营养过他的童年,油菜花和紫云英芬芳过他的梦想。读书时,他的作文总是范文,常被老师念给同学们听。18岁那年,已执教鞭的他,被诗神深情的呼唤折磨得夜不能寐,他开始就着星光和蛙鸣写诗,并把“美丽的心情”陆续变成了很多很多的铅字,捧给了广大读者。
1985年9月,李汉超带着求知的渴望走进了孝感教育学院中文系,任院学生会主席,文学社刊《柳哨》主编。他与同学陈怀文、黎修彦一起把《柳哨》弄得很响,也把自己弄得小有名气。毕业前夕,他们出版了散发着油墨香味和青春气息的诗集《三人行》。
毕业回家乡应城后的20多年间,李汉超在学校干过教师、主任和校长,在教育组当过辅导员和组长,在局机关做过教研室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现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总是忙里偷闲,闹中取静,灵感的火花不时闪现在他的思考中。他爱诗,诗就是他生命中的阳光,就是他灵魂的金子,就是他精神的陆地、天空和海洋。他是一个跪饮寂寞的人,一个数着星辰和落花的人,一个与萤火虫捉迷藏的人,一个在天堂隔壁苦苦思索的人。20多年来,他从未中断过“充电”和创作,不仅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多有收获,而且已经成为很有成就、很有影响的诗人,他是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迅先生是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写作的,而李汉超则是利用别人打双勾、搓麻将、吃烧烤、看电视的时间见缝插针写诗的。他创作的1000多首诗,就是他多年来从自己的生命之树上摘下的一千余枚真实而甜美的果子。这些果子甜中有酸,酸里带涩,涩里透甜;这些沉甸甸的果子,就是他灵魂的太阳。多少次,当夜深人静,虫鸣唧唧,或皓月当空,他往往遨游在诗歌的天堂里,他窗口的灯光总是亢奋地亮着,久久不肯睡去。
李汉超对诗有一种成熟而平静的心态,既不是像有些所谓青年诗人“疯疯颠颠”,也不是把诗视作生命中的可有可无,他爱诗爱得沉着不张扬,冷静不疯狂,深厚不迷茫。他在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处于分途而趋、对峙而立的状态下,一扫浮躁之气,保持亲近生活和远离功利的纯净之心,心性如火地关注时代,心性如水地从事写作。他说:“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有天空就会有诗,有人类就会有诗人。”
李汉超的诗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喝传统的母乳长大,又汲取西方现代艺术的有益营养。他的诗厚实而不粘滞,空灵而不飘渺;既有具象的内容,又有抽象的蕴含;既有古老传统的神韵,又有现代艺术的精神,他走的是一条继承创新之路。他的诗在形式上具有短小精悍、凝炼深邃的特点,纸短情长,文约意广,颇具清新自然、含蓄灵巧的美。他在《浪花》中这样写道:
别骄傲你的晶莹/别自豪你的绚丽/你的开放/全是一种契合/你并非花朵/应该记住/水的本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汉超在质朴的乡土和生活里不停地歌唱,在沉稳的劳动和探索中创造着诗美,自1984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诗刊》、《词刊》、《散文诗》、《新作家》、《十月》、《绿风》、《湖北日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1000多篇(首),已出版诗集《恋语无悔》、《岁月无尘》、《守望家园》、《当代诗坛七人集》(与人合著)和散文集《朴素人生》等。其诗文还入选《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等10多个选本,曾获全国首届“海东诗歌奖”、《辽河》“青年文学奖”、《长江文艺》文学大赛一等奖和首届“孝感文学奖”等30多项文学奖励。
天正蓝,路正宽。诗神的笑靥是迷人的,李汉超对诗神的痴迷、苦恋和追寻是持久的。我们祝愿他在不懈的攀摘中采撷更加丰硕诱人的果实,在不断的笔耕中创作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